生態袋:由聚丙烯(PP)或者聚酯纖維(PET)為原材料制成的雙面熨燙針刺無紡布加工而成的袋子。在充分考慮材料力學、水利學、生物學、植物學等諸多學科要求的前提下,對抗紫外生態袋的厚度、單位質量、物理力學性能、外形、纖維類型、受力方式、方向、幾何尺寸和透水性能及滿足植物生長的等效孔徑等指標進行了嚴格的篩選,具有抗紫外(UV),抗老化、無毒,不助燃,裂口不延伸的特點,真正實現了零污染。主要運用于建造柔性生態邊坡。生態袋邊坡防護綠化,是荒山、礦山修復、高速公路邊坡綠化、河岸護坡,內河整治中重要的施工方法之一。
一、生態袋性能:
生態袋具有優異的物理及化學性能,這種特殊配制的材料可以抵抗紫外線的侵蝕,不受土壤中化學物質的影響,不會發生質變或腐爛,放心不可降解并可抵抗蟲害的侵蝕,抗老化,無毒,抗酸堿鹽侵蝕及微生物分解,只透水不透土、對植物友善又可植被綠化;作為新型邊坡構件材料具有下述環境普適性優勢:
1、抗潮濕:生態袋原材料不吸收水分,水分出現時不會破壞袋子,而袋子也不會變形,不溶于污染液體
2、抗化學腐蝕(PH):廣泛研究測試表明生態袋對一定濃度的酸堿化學物品有很強的抵抗力,可用于絕大多數固體和嚴重污染地點。
3、抗生物降解和動物破壞:生態袋采用特殊配方材料,不支持、不吸收、不幫助菌類生長,不腐爛、不發霉、不變質。生態袋不會被昆蟲和有關動物消化,不會成為啃齒動物(老鼠)、白蟻、蛀蟲、甲殼蟲、銀魚蛾等的食物。
4、抗高溫低溫:生態袋可以承受150攝氏度高溫而不融化,可以承受實惠氣溫-40攝氏度。
5、抗紫外線(UV):生態袋含碳墨和其他抗UV成分。
二、生態袋用途:
1、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
(1)河流兩岸: 人類和野生生物共存的自然岸帶環境
(2)露天礦恢復:綜合利用礦矸石,科學整治沉降區,綠化荒山,凈化水氣,開創礦山生態修復,荒山復綠新紀元。
(3)海湖濱岸、地表滑坡治理、涵洞口、排水溝、土壤侵蝕、灌溉系統、陡坡穩定等。
2、基礎建設與清潔節能
(1)橋頭、鐵路、公路、堤壩護坡。
(2)防噪音墻
3、商業住宅與和諧區
(1)屋頂花園式綠化、垂直綠化、園林藝術等。
(2)軍事設施與防洪應急、掩體、防洪堤壩等。
(3)人工濕地
三、生態袋規格:
平面尺寸范圍 :(可根據設計及工程需要訂制)
布料克重范圍 :≤110g、 ≤125g、 ≤150g(可訂制)
布料拉伸強度 :≥4.5~12kN/m
布料斷裂伸長率:40-70%
生態袋裝土成型后的體積計算公式:
長度=生態袋的長度-(12~15)cm,
寬度=生態袋的寬度*0.7
高度=生態袋的高度*0.4
舉例:外徑規格為810mm*430mm的袋子,裝土后的大約規格是長度65cm,寬度30cm,高度18cm (生態袋規格及裝土后成型規格,可以根據實際要求設計,允許較大偏差為8%。
四、生態袋主要性能及技術指標:
1、生態袋具有目標性透水不透土的過濾功能,既能防止填充物(土壤和營養成分混合物)流失,又能實現水分在土壤中的正常交流,植物生長所需的水分得到了有效的保持和及時的補充,對植物非常友善,使植物穿過袋體自由生長。根系進入工程基礎土壤中,如無數根錨桿完成了袋體與主體間的再次穩固作用,時間越長,越加牢固,更進一步實現了建造穩定性放心邊坡的目的,大大降低了維護費用。
2、目前我國對于生態袋尚無國家和行業標準,GB/T 17639-2008,可供參考。